今日主題:敬業奉獻
母親值得歌頌,愛崗敬業的母親更是美麗的。
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,處處可見母親的身影。她們以女性特有的細心和耐心,承受了許多工作任務和生活壓力,扛起了“半邊天”。她們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,把青春和智慧默默地奉獻,用自己的智慧向社會證明瞭自身的價值,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人生的內涵…… 本報今日走近“2014我最喜愛的蓉城最美母親”中敬業奉獻的兩位母親,展示她們熱愛生活、愛崗敬業的風采。同時,本報還對照顧犧牲戰友母親21年的趙慶珍進行了報道,他的無私奉獻為今年的母親節增添了一抹濃濃的亮色。在今日本版的《尋找身邊的成都好人》欄目中,趙慶珍也當選為“中國好人榜”候選人之一。
9日晚快9點了,趙慶珍才從邛崍市委值完班出來,急切的心催促著腳步徑直往家趕,他愛人在學校給學生上晚自習,他擔心母親又是一人餓著肚子等著他回家吃晚飯。“媽媽,我回來了!”說著一口流利普通話的趙慶珍回到家,看著飯桌上的菜蓋著碗,他的心酸酸的,他又在自責自己讓媽媽餓著肚子等他。沙發上的老人見他回來了,慈愛的臉龐上掛著微笑準備起身去熱飯菜,但卻被趙慶珍輕輕地按回坐在了沙發上,他輓起衣袖端著飯菜閃身前往廚房……
“最近工作太忙了,沒有好好陪媽媽,這個周末是母親節,我們全家人一定要抽出時間聚聚,讓她享享天倫之樂,我真是愧對媽媽了!”讓人意外且感慨的是,“媽媽”與他沒有血緣關係。21年前,趙慶珍毅然認下犧牲戰友的母親為媽媽,義無反顧地選擇離開家鄉,在邛崍安家立業,默默照顧戰友母親生活起居,讓老人安度晚年。
共圓藍天夢 睡在上鋪的兄弟
趙慶珍,江蘇徐州銅山縣人,1989年8月高中畢業後,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空軍第二飛行基礎學校學員隊學習;餘江,四川省邛崍人,同年高中畢業考入該校與趙慶珍成為航校戰友,是當年該校年齡最小的學員。兩位懷揣藍天夢的少年就此交集在一起,成了好朋友。
在分班時兩人又分在同一區隊、同一班、同一間寢室。經過1年8個月的飛行理論學習, 1991年5月他們雙雙以優異成績被轉入第六飛行學院繼續學習,成為戰鬥機飛行學員。巧合的是趙慶珍和餘江又編在了同一個飛行中隊。同室的上下鋪兄弟,把兩人拴得更加親密無間,相互曾開玩笑說過,飛行是個高度危險的職業,一旦選擇就無怨無悔。不怕一萬就怕發生萬一,如果有一方發生意外,另一方必須全力以赴照顧好對方的家人。
轉眼到了1993年秋季,天有不測風雲, 8月23日當天,餘江所駕戰機不幸發生事故撞山,機毀人亡,餘江壯烈犧牲。趙慶珍得知噩耗,悲痛不已。
戰友犧牲 義無反顧當孝子
遠在四川省邛崍市牟禮鎮的程秀蓮是餘江的母親,在當地小學當老師。得知兒子犧牲的事實後,當場昏厥了過去。
趙慶珍協助部隊處理餘江的後事,餘媽媽的悲傷他看在眼裡,痛在心裡:如今兒子沒有了,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,程媽媽往後的生活咋辦?
踐行承諾,替友盡孝,照顧母親。趙慶珍把心底的想法與遠在江蘇省銅山縣的父親和哥嫂和盤托出,得到了家人的一致贊同和理解。一天他去招待所看望程媽媽的時候,說出了要認她為媽媽的想法,但被婉拒,趙慶珍主意已定,便三番五次地請求。有天在轉交餘江遺物時,睹物思人的程媽媽再也控制不住失聲痛哭,趙慶珍“咚”的一聲雙膝跪下,叫了聲“媽媽,請節哀保重”,感動了在場所有人。程秀蓮正式接納趙慶珍,並取名“義江”,一段佳話在部隊傳頌,一份真情在軍地之間延續。
趙慶珍在媽媽回到四川後,堅持每周都要寫信問長問短,牽掛著,惦記著。轉眼春節來臨,他啟程休假踏直奔邛崍牟禮鄉下,心裡只想早日見到媽媽。休假期間,善良、朴實的他攙扶著媽媽到邛崍烈士陵園為好兄弟、好戰友餘江掃墓,聆聽著媽媽在墓碑前對兒子的訴說和思念,小心翼翼為媽媽擦去淚水、幫助按摩因傷心過度留下的頭痛後遺症。
趙慶珍連續5年的探親假都是在四川陪伴媽媽度過。1996年大年初二,原定好的早上7點出發到牟禮鄉下上墳祭祖,趙慶珍見媽媽還沒有起床,敲門沒有反應擔心出意外,最後費了半天勁才把門撞開,發現室內有隻四川人常用來取暖的蜂窩煤爐,糟了,媽媽煤氣中毒已無意識,他趕緊送到人民醫院搶救,下午四點才蘇醒過來。看到守候病床旁的兒子,老人百感交集,淚流滿臉。失去了親生兒子,收穫了新的兒子“義江”……
照顧母親 赴邛崍安家立業
“義江”發自肺腑照顧沒有血緣關係的媽媽,媽媽也在悄無聲息地用愛予以饋贈,用行動來體貼兒子難能可貴的孝道。為了“義江”休假有地方住,為了今後的婚事及前途著想,她用兒子餘江犧牲時的撫恤金加上從親朋好友處借的共計3萬多元,在邛崍市區購置了一套商品房,她寫信給“義江”,希望他在部隊或是老家有合適的姑娘可以考慮個人婚姻大事了,可得到的回答是非常堅決,婚姻大事只考慮邛崍附近的姑娘,以便今後轉業照顧母親一輩子。
邛崍市文昌中學孟永鳳老師被趙慶珍的赤子情深所打動,內心仰慕已久。她主動找到程媽媽家,要到了趙慶珍的聯繫地址並主動寫信聯繫。通過鴻雁傳書2年,兩人的感情與日俱增,2000年喜結連理,有了愛人的理解支持,共同分擔起照顧媽媽的責任和義務,趙慶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部隊工作之中。每項工作都出色完成任務,多次立功受獎。
趙慶珍不僅收穫了美滿的愛情,還有了愛的結晶。2001年4月兒子誕生後,媽媽成了最忙的人,也是最開心的人。她把所有的愛傾註在了孫子身上,洗衣做飯、接送上幼兒園、識字讀書,為的是不讓部隊的兒子和教書的兒媳分心,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。
隨著年歲的增長,家族遺傳的帕金森氏病和高血壓使媽媽身體也越來越虛弱。為了更好地照顧媽媽,2007年底趙慶珍毅然決定轉業到四川,被安置在邛崍市委辦工作。他所做的一切也從不向單位領導和同事提及,他所做的工作,他的為人深得領導和同事的認可。
21年來,無論是在部隊,還是在地方,趙慶珍都把媽媽掛在嘴上,記在心上,全身心地盡孝道。最近兩年春節回江蘇老家拜祭父親時,全家人帶著媽媽一路同行,感受江南水鄉的風土人情,領略外面多彩的世界;每年母親節等節假日里,他會和愛人帶著孩子,陪媽媽外出游玩;並儘量安排好工作,多陪媽媽逛商場、轉公園、散散步,心細如女,百般孝順。今年的母親節到了,陪媽媽享享天倫之樂是趙慶珍最大的心愿。
毛鳳軍 李學林本報記者 楊華春 文/圖
(原標題:離鄉千里安家 照顧犧牲戰友母親21載)
- Jun 04 Wed 2014 09:33
離鄉千里安家 照顧犧牲戰友母親21載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